这一年的变化

  • 比较明显的肚子有些变大,估计也重了不少,总不至于太瘦了。
  • 买了一些硬件,做了一些好玩的东西。
  • 工作之余简单学了一下 Vue、小程序开发,了解了一点人工智能,毕竟这么火不可能忽视。
  • 看了一些书。
  • 从 Vim 转到了 Emacs,也没有完全放弃 Vim,只是可能我以后绝大多数都会使用 Emacs。
  • 写了几篇博客。

买了一些装备

RaspberryPi

其实我很早就想买一个树莓派来玩,但是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想着有电脑也没啥用。 让我下定决心买是我看到有人用树莓派做了一个遥控车,很酷。小时候我就喜欢玩赛车,不知买了多少个四驱赛车。遥控车我也偷偷的买过一个,我还记得遥控车的名字叫「响尾蛇」。响尾蛇一直被我珍藏着,没舍得扔掉,可惜转弯被我玩坏了,其它的还好,我拆了好几遍都没修好。

Yeelight 台灯

Yeelight 台灯是我玩智能家居的一个小尝试。主要用来看电脑和读书的时候用,据说比较不会伤害眼睛。还可以远程控制,荣获了许多奖,其实我主要觉得这个台灯比较简洁好看。当然最重要的是它有极客模式可玩行比较高。

iPad

我买 iPad 主要有两个主要理由,一个是需要 HomeKit 来连接智能设备(其实目前主要就只有 Yeelight 台灯),另一个是用来看视频和浏览网页,方便我在写代码是查资料。不过我买了很少用,充一次电可以用一个多星期。

ikbc G-87

一个机械键盘,我买的是红轴,适合打字比较多的人。我在茶轴和红轴之间纠结了好久,最后还是买了个红轴,买回来就一个感觉没什么段落感。加了灯,挺闪眼的在晚上,我一般都关掉。以后还是要试试茶轴怎么样。

做过一些好玩的事情

用树莓派做了一个遥控车

用 Python 写了个服务监听控制指令,并控制树莓派的 GPIO 以达到控制遥控车的目的。用 Android 写了个遥控器用来控制车的移动。自己组装,买线的时候没有买对,没买公对母的杜邦线,全都是公对公或者母对母的,后面都是我自己把线上的皮给剥开,有点丑。

让 Siri 控制 Yeelight 台灯

苹果的 HomeKit 是一个智能家居平台,通过 HomeKit 可以连接各种智能家居设备。但是苹果认证的设备真是贼贵,买不起,所以买了个 Yeelight 台灯来试试。最终实现是用 Siri 来控制 Yeelight 台灯。

用 Go 语言写了一个提取 SVN 日志的工具

写这个工具是因为我们公司每周要写周报,每到写周报的时候就头疼,需要想一下自己在过去一周做了什么,能想起来最好,想不起来就只能继续想。

所以我就想每周做的东西都是提交到 SVN 上(少部分没有),领导为什么不去看呢?领导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或者领导不会用 SVN,又或者领导会用但是需要区分每个人那太麻烦了。所以只好每个人自己写了。

每次都这样岂不浪费太多时间,我做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会改变,就差把它给记下来。我就开始琢磨能不能把 SVN 日志提取出来自动生成周报,我依稀记得在 Linux 下有条命令专门用来看 log 的,于是马上开始动手折腾,最后还真的最后被我搞出来了。这让我写周报时比以前快了不少,效率提高了。

看过一些书

  • MacTalk 跨越边界
  • 向死而生
  • 马克·扎克伯格 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这些书都是看完了的,当然也有没有看完的。比如:数学之美(看了一半多一点)、把时间当做朋友(前面的看了好几遍,隔了好久忘记看到哪了,就从头开始)、黄金时代(看了 2/3)。

除了这些科技与人文的书,也看了一些纯技术的书就没有列出来了(主要是都没完全看完,跳着看的,不好意思列出来)。

当初看这些非纯技术的书完全是因为我越看纯技术的书脑袋中就越是有压力,会一直想着书中介绍的技术,这让我很难放松下来,一整天的神经都紧绷着。还要一点看技术书最好要在电脑上一遍操作比较直观,仅仅只看不练是没什么用的。所以就开始尝试看看科技与人文的书(做技术的不能脱离技术太远,于是就开始看看「MacTalk 跨越边界」在微信读书里买的,之前读过「MacTalk 人生元编程」挺有趣的就看了。我也没想到会把一本书给看完,看着看着就看完了,意犹未尽。

另一个我看书是因为下班后我到餐馆吃饭,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没事干,挺无聊的。我就打开看看,就在这段时间我开始能看下书了,以前我都是随便瞄一眼就不看了。这些书里有一些我没有遇到过得好玩的事情,有些使你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像书里说的一样牛逼到不行。有些使你感到挺可惜,不知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事情。有些给你带来惊喜,原来这个还能这样玩。有些使你感到熟悉,原来他也和你干过一样的傻事,哈哈哈。

这两年喜欢在京东上买书,主要是京东有满 200 减 100 的活动,我都要买上一些。这两年也买了好些书,读完的也就才 1/3。能正本读完的好像比较多的是电子书,因为存在手机上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纸质书携带起来就不方便了,使我不能在等待晚饭期间读。

写了几篇博客

博客其实在大学时代就有搭建过,写过一篇之后就没继续写了,写一篇太花时间了,我当时主要以学习技术为主,就搁置了。

我一直没忘我有个博客,以前不知道写什么,也不会写。近年看的博客多了,可以交到一些朋友,我就又开始写博客,记录一下自己折腾过的东西,或者遇到的问题,有趣的事。刚开始写博客不得要领,写的有点水。怕写的简单被鄙视和嘲笑,写难一点怕驾驭不了。有时候回去看看之前写的,不是写的太糟糕就是怀疑这是我写的吗。

现在主要写的都是技术类的,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是个开始。写写自己折腾过什么,指不定以后要用到,想要找的时候就方便多了。我现在常常后悔之前自己没有把折腾过的东西记录下来,要用的时候又要从头来过,太浪费时间了。当初觉得自己能记住,用到的时候马上可以想起来或者以后不会用到。但是这真的是打脸了,还真的就想不起来,而且还要到处找资料,还有可能碰到找了半天资料已经不存在了。至于用不到这个就不太好说了,确实有很多可能都用不到,但是类似的经历可以给你一些启发,提供新思路,所以博客还是要坚持写下去,不管有没有人看,如果能帮到别人那再好不过了,没有也希望将来可以回顾当年的我做过哪些傻事。